了解最新公司動態及行業資訊
一紙公告,指向了互聯網行業的一個元老級產品:瀏覽器。
10 月 26 日晚,國家網信辦宣布,將對手機瀏覽器開展整治行動,重點放在了「標題黨」文章、低俗圖文視頻以及謠言信息等內容層面。
這也是近幾年來,手機瀏覽器類 APP 第一次遭到網信辦如此嚴厲的警告,且涉及范圍之廣,超乎以往。
從名單來看,華為、小米、vivo、OPPO 這四家 Android 大廠的自帶瀏覽器都赫然在列,考慮到它們各自的市場份額,意味著本次瀏覽器整改,將影響到國內 8 成左右的手機用戶。
除此之外,UC、QQ、360 和搜狗等用戶量較大的第三方瀏覽器也被「點名」,納入到首批整治范圍中。
圖片來自:The Conversation
很多用戶對于手機瀏覽器早有不滿,也積怨已久。除了網信辦提到的內容亂象外,瀏覽器里內置的繁雜功能,以及無節制的彈窗推送等,同樣令人生厭。
但究竟名單里的這些瀏覽器,用起來怎么樣?是否真的這么糟糕?這兩天,我們也找到對應品牌的手機,實際體驗了幾款瀏覽器的功能,以下是我們的發現。
手機瀏覽器的問題,其實在點開它們以后就會察覺到了。
我們逐一打開了小米、華為、OPPO、vivo、UC、搜狗、QQ 和 360 這 8 款手機瀏覽器,它們的首屏,無一例外都是以信息流呈現的,一路下滑,深不見底。
八款瀏覽器,傻傻分不清
如果不是還能在頂部看到搜索框,你可能根本不會覺得,這是一個瀏覽器應用。
但這確實就是現狀。
事實上,在 26 號的整改通知下發后的隔天,這些瀏覽器就已經按照要求,在信息流頂部位置發布了《自查整改公告》。
整改公告發出的第二天,一些名單內的瀏覽器已經對信息流內容做了替換,只轉載那些具有新聞采編權媒體的內容
與此同時,部分瀏覽器也對信息流內容進行了替換,只選用具有新聞采編權的媒體消息源,減少了花邊新聞、明星八卦和自媒體消息的出現頻次,但信息流中仍然保留了廣告。
某個沒有在首批整改名單之列的瀏覽器,則依舊充斥著很多標題黨內容
但這些瀏覽器的信息流原來是什么樣子的?我們找到了一款沒有在本次整改范圍內的手機產品,點開了它的自帶瀏覽器,內容基本都是來自于自媒體了。
再往下刷幾條,你又會看到熟悉的擦邊球小視頻,論質量,實在不敢恭維。
這也是大多數瀏覽器原本的畫風:各種來自于不知名自媒體的圖文信息,輔以夸張的標題,并夾雜著短視頻、廣告橫幅頁,而當年我們總喜歡調侃的「UC震驚體」,在這些信息流中隨處可見。
不管是自帶的還是第三方瀏覽器,一旦打開推送,日常推送新聞的頻次都非常高
這些瀏覽器的推送頻次也非常高。只要你不關推送,哪怕是手機沒開瀏覽器,靜置個小半天,通知欄上也會堆積著各種新聞,可并不是那種非看不可的家國大事。
我也就瀏覽器的推送問題詢問了身邊一些朋友,大部分人正因為不想被這些推送折騰,直接關掉了自帶瀏覽器的通知權限。
信息流頁面,還只是現在手機瀏覽器提供的其中一項功能而已。多數人吐槽瀏覽器「臃腫」、「雜亂」,是因為它們還做了很多本不該是瀏覽器需要做的服務。
八款瀏覽器都集成了視頻、小說和游戲等功能,部分模塊還直接放在了底欄
視頻、小說、在線游戲,如今已經成為了現在瀏覽器的「標配功能」了,有的瀏覽器為了強調這些功能的存在,索性直接放在了底欄切換頁上。
強行開啟的「通知欄工具」,是一種比廣告推送更為流氓的行為
我們還遇到了一種更明目張膽的做法:有兩款第三方瀏覽器,都默認開啟了「通知欄工具」的功能,實則就是在你的通知欄上顯示搜索欄,或者快捷功能入口。
要是想去掉它,就只能手動去關閉。
手機瀏覽器的功能已經非常膨脹了,似乎就沒有它不能做的服務
這么看下來,國內大部分主流手機瀏覽器,都已不再是單一的瀏覽器模式了。新聞、視頻、小說、游戲等一應俱全,你甚至很難在市面上找到另外一種應用類型,可以在功能層面和瀏覽器媲美。
除了微信。
對比來看,瀏覽器原本應該做好的網頁瀏覽,以及搜索,卻被廠商所忽略,并逐漸變成了一個附屬品功能,你很難說這是一個好的變化。
什么都想做,什么都不精;但如果不做,就無法提高瀏覽器的使用頻次與黏性。
這或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下,每一個瀏覽器應用都在面對的困境。
有人肯定會疑惑,同樣都是瀏覽器,為什么像 Chrome、Safari 等應用,就不會有這些雜亂的東西?
這是不同的商業模式、產品定位決定的,對于 Google 和蘋果而言,瀏覽器并非孤立存在,而是自家操作系統下的一款工具而已。瀏覽器本身沒有盈利壓力,那么就只需要做好瀏覽器該做的事情即可。
何況,這兩款瀏覽器也有著同類應用所不具備的優勢:Safari 背后有 iOS 和 Mac 系統,而 Chrome 則有 Android,光是預裝在手機上這一點,就已經有著第三方瀏覽器難以企及的優勢。
就全球來說,主流的瀏覽器依舊是 Chrome 一家獨大,而 Safari 的占比很大程度上是由 iPhone 帶來的
可第三方瀏覽器不一樣。到了今天,單純的瀏覽器已經很難再靠用戶輸入網址、打開頁面作為賣點了。入口地位的下降,流量被瓜分,市場份額在面對巨頭時,也難以有對策,就連原本瀏覽器最看重的「搜索」,很多人都已經習慣在微信、微博里完成。
圖片來自:unsplash
你可能已經不記得,上一次主動點開瀏覽器是什么時候了。購物,你會找淘寶;打車,你會找滴滴;點餐,你會找美團...我們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中的大部分需求,都已經被這些 APP 瓜分殆盡,且使用頻次和時長,都遠遠超過打開瀏覽器。
假如沒有外鏈屏蔽,微信已經等同于很多人的瀏覽器了
什么時候還會需要用到瀏覽器呢?朋友發來的外鏈在微信里打不開,你可能需要用它做一次跳轉;要不就是碰到了某個知識盲區,想讓搜索引擎拯救一下;還有人告訴我,他只有在連接公共 WiFi 時,才會想起主動點開自帶瀏覽器,為的就是走一遍驗證碼流程。
但這些場景都是被動產生的,如前文所說,若是想提升用戶主動點開瀏覽器的欲望,信息流、游戲、文學等內容的分發,以及可以不斷刷存在感的通知推送,都是簡單直接,且成效更明顯的做法。
其實主流瀏覽器都避不開信息流,Chrome 也做嘗試
這也是為什么有人說,瀏覽器的盡頭,就是一個平臺級應用與內容分發平臺。
也正因為瀏覽器的定位逐漸模糊,它可以毫無顧慮地將各種服務都整合到一起,省去用戶尋找、下載和使用其他 APP 的時間,為自己帶來更多的流量。
此時,在搶占用戶時間上,瀏覽器和今日頭條、抖音這類應用并無多少區別了。
廣告位肯定也是少不了的,只要能帶來點擊,那也代表會有更多的分成入賬。
手機自帶的瀏覽器并非無藥可救,至少從我們體驗的情況來看,大部分自帶瀏覽器都內置了一個開關,它可能會叫「個性化推薦」、「資訊通知」,也可能叫「猜你喜歡」、「通知欄消息」,反正最終目的,都是為了給推送制造機會。
這類開關都能在瀏覽器的設置項里找到,不想被推送騷擾的話,就全部關閉
這些開關默認都是開啟的,但你也可以手動把它們關掉,就能很大程度上解決自帶瀏覽器胡亂推消息的毛病,擺脫信息過載。
但找出這些開關也需要花費一些心思,我們發現,有的瀏覽器直接將選項藏在了設置頁面的二級菜單,甚至是三級菜單中,如果不逐條點開查看,很多人根本都不會知道。
小米自帶瀏覽器提供了一個簡潔版主頁功能
另外,個別自帶、第三方瀏覽器也提供了首屏功能模塊的自定義。比如像小米,自帶瀏覽器就集成了一個「簡潔模式」,開啟后會直接關閉信息流、視頻等分欄,只留下一個簡版主屏,非常值得其他手機廠商借鑒。
搜狗、QQ 瀏覽器都可以關閉首屏信息流,但也僅限于此了
而在搜狗、QQ 這兩個第三方瀏覽器里,也都允許用戶關閉首屏信息流,只是欠缺美觀度。
瀏覽器更應該做好哪些功能?一些小眾化產品已經給出了答案
除了手動精簡瀏覽器外,更多人還會投奔至一些小眾瀏覽器麾下。現在的夸克、神奇、X 和 Via 等,都是在功能和設計上力求簡潔的第三方瀏覽器代表。靠著視頻下載、資源嗅探等插件,以及交互上的微創新,它們也從主流瀏覽器市場里爭取到不少用戶。
但這些小眾瀏覽器能走多遠,我們還不知道,畢竟借著預裝的身份,以及眾多的功能,大部分手機自帶瀏覽器都不用太擔心自己的流量,也不會有明顯危機感。
只希望在本次整改后,主流瀏覽器漫天的信息流和廣告能稍微收斂一些,或是至少提供一個清爽版開關,讓我們擁有自行選擇的機會。